随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,在零碎时间用手机上网已成为许多人生活常态,而手机被偷流量的现象也愈演愈烈,数百兆流量瞬间蒸发,动辄产生数百甚至上千元的费用。
记者采访得知,藏在常用应用软件里的流氓软件是偷流量的罪魁祸首,但问题是,一旦偷流量情况发生,流氓软件固然难以逐个追究,手机产业链的上下游也不愿承担责任,更无法界定责任。据悉,目前对于手机软件市场乱象,尚无相关法律出台。
5分钟内20M不见
早在去年七月,市民叶先生就向记者反映,他的手机流量和流量费被莫名其妙地乱扣了,叶先生说,自己用的上网套餐内含300兆的GPRS上网流量。
去年7月30日19:39,叶先生收到通信运营商短信:“截至2011年07月30日19时38分,您当月GPRS套餐流量剩余20M。”19时50分,叶先生又收到一条运营商短信:“截至2011年07月30日19时43分,您当月GPRS套餐内含流量已经用完……”两条短信的间隔时间为五分钟。
叶先生经过简单计算,发现情况不对:“这5分钟内我手机的平均流量速度为68.27 KB/秒,而我的手机用GPRS下载文件的速度最快的不过才16KB/秒左右。”叶先生随后在网上查询自己的实时清单,清单显示更让他纳闷:仅在当日18时11分这一分钟内,手机就被扣除了约57.25MB的流量,而从19时43分到19时50分这7分钟之间,手机被不断扣费,共被扣话费16元。他认为,无论自己多么疯狂地上网,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里产生这么大的流量和费用。
叶先生随后向通信运营商投诉了被乱扣流量及流量费的情况,运营商方面拒绝按照叶先生要求道歉,但表示可以返还叶先生被扣掉的16元话费,叶先生坚持要求运营商道歉,双方协商无果。
一夜被偷500M
王先生关了GPRS,在家用WIFI,一觉醒来500多M流量还是不翼而飞。王先生用的套餐本身包含30M上网流量,外加20元150M上网流量。
2月4日晚上,他查询流量时,看到套餐中30M上网流量还没用完,150M上网流量还没开始用,可在5日早上,他就被告知已超流量400M。
“我家一直是WIFI覆盖,所以我没有用GPRS。”王先生说,加上本来还没用的150M流量,他等于一晚上损失了500多M流量。
而对于王先生的投诉,通信运营商也采取了对叶先生一样的立场,同意赔偿部分损失的话费,但不承认对此事负有责任。
“竟然不承认负有责任,为什么又赔话费给我?”王先生感到不解。
另外令王先生感到不解的是,他的手机基本是商务用途,除了一些最基本的常用软件,很少下载其他软件,“连游戏都很少下载,如果是因为流氓软件,我这么干净的手机怎么也会中招呢?”
王先生最后表示,不管流量被偷是否因为流氓软件,通信运营商都应负上一定责任,“就算无法监控流氓软件,也应该尽量防御和提醒。”
各方都不愿担责
手机流量被盗,责任到底谁来负?记者走访手机产业链的上下游发现,各方都不愿担责,客观上也很难界定应由谁来担责。手机运营商方面,去年一月,针对用户反映的Windows Phone 7“偷流量”,微软公司发布声明称,这是由第三方软件导致的。
记者致电苹果客服,对方也表示,手机只是给用户提供一个下载软件的平台,至于用户下载了什么软件,会不会导致流量被盗,这不是手机运营商可以控制的,“我们没有权利要求用户不下载、或者删掉这些程序。”
而通信运营商方面,很明显已经对偷流量问题有了足够的重视,但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案,移动客服告诉记者,会向用户提供流量提醒服务,但如果流量真的意外超出了,这是用户自己使用手机造成,移动方面是不负相关责任的。
联通客服则表示,如果用户真的出现短时间内流量大批流失,如果确定不是用户自己过度上网造成,那么联通方面会承担一定的赔付责任,但具体什么情况下才会承担,承担多少,客服也没有给出具体答案。
流氓软件
“缝”进常用软件
Android手机垂直门户——安卓网资深编辑MOON告诉记者,流氓软件是导致流量大量丢失的一大主要原因。这些流氓软件被“缝”在了一些常用的软件里,“第三方可以向常用应用软件里直接植入恶意扣费,再重新封包。”
MOON称,流氓软件被植入应用软件后,很快就会产生费用,例如,一款流氓软件设置短信确认权限,用户只要点击下一步“安装”,即被扣费,这样用户很难察觉。
相关技术专家补充说,还有一些软件开发者,因不正当原因,甚至会直接向自己开发的软件里植入恶意软件。一些病毒、破解软件,也会导致流量超标。此外,软件的后台更新,游戏数据包下载也有可能导致流量大量丢失。像手机上的地图、邮件等也会消耗上网流量。
“流氓”软件怎么牟利?
MOON解释说,服务提供商一般是和通信运营商合作,给用户提供某些增值服务,收益方面是分成的,有些服务提供商自己恶意或者找人恶意炒作。
而恶意服务提供商和通信运营商的关系,例如通信运营商是菜市场A,恶意服务提供商是菜贩B,A和B签订协议,你借我的市场卖东西,按照卖的数量(相当于流量)分成,但是B为了多获利,让用户原来每天本来只要买10斤东西,变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多买10斤,但对于这个情况,有的时候A是不知道的,或知道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究竟谁来担责?
一旦偷流量情况发生,手机产业链上下游中,谁应该承担相应责任?MOON认为,作为通信运营商,当用户的流量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使用时,应当及时以短信或者电话的方式提醒用户,引导用户关注流量情况,并做好监管服务。
专家认为,软件市场运营商承担着很大责任,而通信运营商也应承担监管防御责任。
小贴士:
如何防止流量被偷
1.在不使用移动网络时,将移动网络关闭。
2.安装网络监控管理软件。
3.安装各个应用软件时,注意软件的权限,有些本地应用根本无需联网却要求上传下载权限时就要注意一下。安卓版的91手机助手中拥有可以查看APK软件包权限的功能,如果权限过度,很可能就不是原始包。
4.通过一些官方正规的软件市场下载。
5.注意WiFi的断网问题,如果WiFi断网的话,就会转而使用3G功能,也会照样耗流量。